
〈大紀元〉
两头牛羚为了一块漂浮在水面上的不明物体争论,牛羚甲说:「这是鳄鱼。」但牛羚乙说:「不!这只是木头。」牛羚甲为了证实「这是鳄鱼」,牠先用石头丢它,再用树枝戳、用水泼,但都没动静;始终无法说服牛羚乙!
牛羚甲为了证实自己是对的,干脆直接跳上那不明物体,刚好这时鳄鱼抬起头来,一口将牛羚甲拖进水里;牛羚乙这才相信牛羚甲的说法。
如果非要牺牲自己生命来证明自己是对的,那这争辩的代价也太大了!
现代人生活压力大;无论是在职场、家庭、或群体中,彼此间更存在着意见分歧!如果自己不能时常调整好心态,又加上别人的不体谅,彼此很容易产生冲突,进而展开莫名其妙的争吵。有理性的人,最好马上停止「唇枪舌剑」,如果能用一笑置之的态度来面对争执,才是最为美妙的方式!
又当争吵演变成争执输赢时,如果据理力争,认为自己在理,非得让对方信服;即使最后你吵赢了,又有何意义?有可能会失去更宝贵的东西;如友谊、工作机会…等等!
纽约有名的房地产商威廉·哈芒;他最爱说的一句话是:「推销员最大的禁忌,就是与客户争论。争论就是一种竞争,而任何人都不想在竞争中失败。」
还听说过这样一句话:「带着情绪的沟通,那不是沟通,是争辩。」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,如果你一定要迫使他人承认自己的错误,那往往结果都会不欢而散!
在古代,人与人之间的交流,大多都是心平气和、推心置腹的。因为那时的人,内心比较平静,能相互理解、彼此包容;而在现代,人与人之间常常是互相指责、勾心斗角。所以,往往发生矛盾时,很难互相体谅、放下自己的情绪,因此无法做有效的沟通。
法轮功创始人李洪志师父在《转法轮》中说过这样的法。依笔者的体会:作为一个修炼的人,没有偶然的事情。有了矛盾的产生,反而是好事;因为这样才能修炼,才有提升心性的机会。
李洪志师父更在《洪吟三》〈少辩〉中提到:「如遇强辩勿争言 向内找因是修炼!」修炼人,就得用法来要求自己。当意识到自己有了争斗心时,便要开始调整自己,向内找自己。若凡事斤斤计较,互相排挤诋毁,又能成就什么?倒不如退一步放下争斗之心,静心反思找到自己的不足。那么,一切的一切就豁然开朗,发现原来也没有什么好争辩的;生命的境界也会随之而提高了!
其实,不仅是想要讨好对方的人需要避免争论,就是长辈对晚辈、老师对学生、老板对员工,都要避免以争辩方式来处理彼此之间的存在的问题。
大多数的人需要的是一个能倾听自己、尊重自己与了解自己想法的人。所以当发现争辩已经开始时,不妨冷静停下来,找找自己并且多为对方设想,那紧张的氛围就会越来越淡,最后就不翼而飞了!
推荐书籍﹕
[1] 李洪志师父著作:《转法轮》
[2] 李洪志师父诗词:《洪吟三》〈少辩〉
參考:
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16/5/30/n7944903.htm不爭論對錯 才是有效溝通
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16/5/4/n7801228.htm放下情再溝通
http://www.epochtimes.com/b5/15/1/5/n4334284.htm大人物不爭論
爭辯卻時無益 反而會傷害彼此間的感情 從而造成遺憾